一些烦心的家事

英国没固定房产,长期回国后,只是一年回来两个月,永居可能会被取消。。。因为很难证明自己跟英国有连系。

不说回去小三不小三的问题,我更关心这个政策回去了会不会兑现。国内政策多变,要招你回去的时候说的花好稻好,等你真的回去了,就是瓮中之鳖,任人摆布。
如果家里没有什么背景完全靠自己的,人家到时就算不兑现,你能奈他如何。难不成去告他,你能告的倒上面?别弄得最后反而落得什么都没。

lz他们在这也没什么好失去的,lg只是博士后是明年就到期的合同工,lz在超市工作。回国lg立即名牌大学副教授,lz去名牌大学做文员,职业职位上都是跨阶级提升。

至于英国国籍,经过这次疫情,不知道多少人想退籍。

国内大学职称太水了,国际上承认的少,还有那些所有的福利承诺,很可能回去后就不兑现了,我认识好几个人这样,回去后,基本就出来就难了,疫情过后,很多永居的估计都会入籍的

不管回不回 楼主妹妹一定要以夫妻感情为主 两个人感情好 哪里都不会差太多的
上海夏天是热 但生活丰富许多 年轻可以放开怀抱体验一下 (貌似你老公回国是一定的了)
还有就是不要认为只有小姑娘厉害(其实现在上海很多小姑娘本身条件就好家里优渥 可能还看不上你老公)更有可能的是很多年龄比较大学历高混迹学术圈的未婚大姑娘 所以就算老公回去打头阵 也不能长期分居 1年内一定要团聚

前提是这些承诺都要能真正的实现,到目前都没有正式的文件,连老婆的工作都是口头承诺,这是一个大城市的大学能做出来的正规事情?国内没有很硬的背景,当地的政策不参透,本人再厉害都没用。而且就像前面说的加入了青千,有了这个标记,你以为想回西方还能这么容易。

经过这次疫情多少人还觉得中国护照有多厉害,尤其是海外华人。国家向来是现实的,当他需要你的时候用各种手段让你回去,当你不被需要的时候就一脚踢开换下一个人。当年为了自保的时候这么对香港的,如今又为了自保舍弃多少海外留学生。出尔反尔是当地政府惯用的伎俩,而且不需要通过任何形式的修改商量推敲走法律形式,而是立即生效。 就如现在兴起的地摊文化,前几十年的不合法,各种说影响执法影响健康不卫生影响市容市貌,那些年死了多少小摊贩。一个政策一下来,摆地摊马上合法了,举国上下还鼓励发展地摊经济,而且各种鼓吹说这种地摊文化接地气,展现国家生活气息,不得不说一句当年这些死的小摊贩就是生不逢时啊。

我们国家的问题就在于非常的迷,政策太多变,而且是说变就变,你都不知道哪天又变了。今天答应你的,明天就可以全作废,反正小老百姓也没地方去申冤。。。

国内画大饼的人的确很多,商场上和学术界应该都差不多。很多条件能否真的兑现恐怕只能先做出决定回去了才知道

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强调个人价值地方,lz的lg能发sci的paper没几个人能做到,他有价值,中国就能看到,人力物力都能给你配上,只要你能继续保持并且发展个人价值就可以名利双收。决定回去肯定对自己实力有信心。这么多回国的同学朋友,真的没有一个混的差的,除了苦点累点,倒是留在这的大都走上平庸之路。

我不太愿意回国的原因之一,也是国内政策变化太快了,真正是计划赶不上变化。现在上海杭州,小学要摇号,完全靠运气。这个地摊经济,真是想要它合法就分分钟合法。太迷了,看不懂。

关键是这个发science的文章,有多少是楼主老公的实验室老板和设备资源做出的贡献?一个好平台不是那么轻易能盖起来的,国内外都一样,要想在学术圈混得好,要么自己足够牛,要么抱紧牛腿。

对,版里反对的人和支持的人都不是有过切身经历的人,都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和道听途说给的建议,楼主夫妇不真正回去是不是明知道有什么后续的。

主要是他俩感情好不好,感情好的话,老公认为可行,十分想去,而且也有这个能力,版里一个劲儿让人家离婚单过有点儿太过了吧。要是感情不好,那也没什么可商量的了。

我一个同学,十几年前我们一起出来读书,他在曼大,后来我还继续读,他拿到了博士的奖学金,同时还有中科院的offer,那会儿我也不懂那个offer有多好,他就说要回国,他觉得再过二十年中国要比英国强。现在人家过得挺好,还在中科院搞研究,结婚生子,北京户口,俩孩子,也有房子(不知道是单位发的还是自己买的),反正过得挺好的,也没有再想着送自己的孩子出来读书什么的

高校行政可以美差啊
现在门槛是起码硕士 本科进不去

别光看工资不高 一年寒暑两个假期 工作也自由时间 幼儿园小学一般是大学附属 学校质量 同学家长层次也好 接送在校园内或者附近 方便

学校食堂也便宜好吃 不想做饭 接好孩子带娃吃好回家 都很方便 校园环境也好

中年妇女 工作家庭平衡首选啊

虽然不是亲身经历吧,但是跟楼主老公差不多算是同一个圈子里的,类似的情况见了好多。
男的一心奔学术,女的觉得在英国过小日子更好,这是个无法调和的矛盾,不是说他们回去以后混的好就能解决的,反而是混的越好夫妻感情越差。
就我见到的几家,有男的自己回去,女的带孩子继续在英国的,有些人家才刚开始,也有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的,很神奇的是全没离婚,但是感情怎样谁知道呢。有吵到最后还是全家一起回国了的,在学校呆了两年发现大部分承诺不兑现,然后进了工业,老婆还是计划等孩子到中学年龄再搬回来。

北美的主要去什么论坛

■■■■■■.com

我也认识这样的。公公的一个同学,当初留校了,也是公派出国交流还是留学来着,是国家出的钱和国家有合作关系还是项目的英国学校,应该学完就回国的,但是他没有,就带着老婆孩子在英国找了别的学校做博后什么的,留了下来,他和他老婆在不同的学校任教工作,所以在英国也是长期分居。由于他的研究领域在国内更有发展,就时不时的回国做项目,他老婆和孩子都在英国,也没离婚,也不在一起,就这么着。

话说回来,楼主老公是公派的,是不是当时签了协议要回国之类的?你当时不知道或者他没说过吗?从来没提过要回国之类的吗?

回还是不回,最好还是一家人在一起,暂时分开也许就永远分开了。不过现在看来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,就看你舍得小家庭还是大环境了。

还是应该回去的,如果个人有野心的。

因为留在英国,如果不可以在罗素集团的大学里找到一个教职,那么就算在普通大学找到一个教职,这个教学任务会越来越重的,你老公估计会疯掉的。然后英国大学的教职,工资很低的,大概率,你老公会极度后悔;然后英国大学的教职,其实也没那么好得到的,有时候,也看运气的,所以说,投入和产出其实不成正比的。

如果回上海,头2年,永居回英国肯定没问题,当然了,换个国籍最保险,过得不好,就回来吧。至于回国发展,机会肯定比英国多,试试吧。

十几年前不一样呀,房价多便宜。。。房价十来年涨了十倍,工资有涨十倍吗?还不算教育,课外培训,医疗的开销。。。而且那时候国外并不敌对中国,现在的大形势呢?现在反共在美国,澳大利亚,加拿大,英国都是政治正确。千人计划已经变成FBI的“老千计划”,简直就是现成的抓人名单,FBI真的要谢谢中共呢。。。说的够明白了吧

这个我也挺疑惑的,当年签了协议要学成回国的,结果没回去,在英国找了博士后,拿到了永居,那还能申请青千?对这次回国没有影响?

在罗素集团找到一个教职,照样有可能教学任务繁重,这得看学科。如果这个学科的学生数/老师数比例高,那么教学任务和带学生的任务都很重,科研压力相对国内要小一些。不过大学教职工资低是事实,管理层太臃肿了,占了很多资源,也给大学老师增加很多不必要的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