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国菜单上为什么没有图?

在国外点餐,总会让人找到买盲盒的感觉。

“菜单上一张图都没有,点菜全靠猜。上菜那一瞬间,才知道自己点的跟心里想象的差距有多大,特别刺激。”

“每次到餐厅吃饭都跟押宝似的,不奢望有多美味,只求别点到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也就是万幸了。”

顾客:点菜就是撞大运

随着“像当地人那样吃饭”成为一种坚定的信仰,越来越多的旅行者绕开景点附近大排长龙的热门餐厅,拐进一条条安静的小巷子,期待与一家隐藏着本地美味密码的餐厅相遇。

然而,当他们真的坐下来,在服务生礼貌而又不失惊愕的微笑中翻开全是字的菜单,才会明白揭开秘密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。

“有一回我在欧洲呆了两个月,开始时专挑居民区里的小馆子吃饭。结果发现,这些地方的菜单能把不同食物按类别分区排列就已经算不错,更别有带图片的幻想了。”

甚至在小语种国家非游客区的餐厅里,菜单上面不仅没图,连有英文都是一件要碰运气的事情。

“法国人跟外国人说话都抗拒用英语,更不要想他们会有英语菜单了。每天点菜都在踩雷的边缘疯狂试探。”

“万万没想到,德国好多餐厅竟然没有英语菜单。像睁眼瞎一样,害怕点重,就特意点了三道在菜单上相距很远的菜,结果上来三盆土豆。”

“在瑞士读书,考完试想出来吃顿好的放松一下,结果菜单让我又找到了刚才答阅读理解的感觉。”

“在巴西吃饭,服务生只会说葡萄牙语,最后是靠店里的日文菜单激情点完了餐。”

“旅行意大利的时候,每次都得趁着肚子还没饿就要开始找餐厅。毕竟要对着无图意大利语菜单,一个字一个字查单词,点完怎么着也得半个小时之后了……”

贴满了老板照片的德语菜单,却没有菜品图

以为有英文菜单就万事大吉了吗?Nonono,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困难总比办法多。

依然是熟悉的一页纸,依然是纯文本菜单。密密麻麻没见过的食材和做法单词,让人怀疑以前做过的所有词汇量测试,不过是某种冥冥之中的善良力量在哄你开心。

终于懂得了这些老外学中文时的心情

“在西班牙吃过一家日本餐厅,开始听说有英文菜单才决定进来的,结果翻开发现全是日语罗马音,这跟给老外一张全拼音组成的‘英文菜单’有什么区别?”

在一些地方,中文翻译都比不上图有用

然而,看不懂字还不是最让人崩溃的,看得懂字才是。

“菜名下列着的那堆食材,每个单词我都认识,但就是想象不出来它们组合在一起能成什么样子。”

“在外国下馆子切忌脑补过多,反正上来的跟你想象的基本全都不一样。还是喜欢在学校食堂点菜,毕竟每个窗口都有4D菜品食物展示啊!”

很多人最爱的“this one”这道菜

在菜单没图的地区也没法供应了

餐厅:我寻思解释的挺清楚啊

所以到底为什么,国外的菜单没有图呢?

仔细观察欧美国家的菜单,总会让人有种服务生错把菜谱送上来了的感觉。越是高档的餐厅,所用食材就标注得越是详尽清楚。仿佛拥有一份菜单,就掌握了这家餐厅的全部秘密。

不仅在每道菜下面用一大串小字把配料都交代得明明白白,连菜名本身都是内核食材排排站的主咖展示位。

没有图,菜名就要足够直观

这是一份菜单最基本的职业素养

虽然比起中餐里的“乌云托月”、“踏雪寻梅”少了很多文学气息,倒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图片的释疑作用。毕竟想想在中国,“这道菜里都有什么”也是食客最高频的问题之一了。

估计很多中国人要想看懂这份菜单

也离不开下面那些英文备注的帮助

把爱吃的中餐外卖纹在身上的英国女孩

一看这朴实无华的功能性菜名

就是从英文直译过来的

在习惯了看图点菜的我们看来,文本信息量如此大的一份菜单显然是不够高效的。即便是全中文,点起菜来也没有对照着图片点来得快。但这点在外国人看来却不构成个问题——在他们心中,在餐厅用餐意味着一个值得慢慢享受的过程,只有主打速食的快餐厅,才需要能起到加速顾客决策作用的图片菜单。

而且,虽然很多国家菜单上没有图,却有着一些独特的菜品展示方法。比如有些海岛像中国海鲜排挡一样,直接把顾客引导到水池旁边下单;在日本,料理店门口则常常设有放置菜品1:1模型的玻璃展示柜。

曼谷米其林餐厅Gaggan推出emoji 菜单

每个emoji代表一道菜

没图,但我们有表情包啊!

当然,来自美食大国的我们,对点到符合自己心意食物的热切渴望,足以战胜一切牛鬼蛇神。每个不提供带图菜单的外国餐厅,终有一日都会迎来一位自行开画的中国游客。

或许这也就是很多人旅行回来第一顿都直奔东北馆子的原因。只有在这样大图立体环绕的沉浸式点餐中,才能抚慰心灵和肠胃在国外受到的委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