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马谡失街亭”到“空城计”,看Zhuge Liang如何补好这口锅

熟识三国的人都知道,马谡失街亭是诸葛亮最大的失策,而马谡也因失街亭而丢了性命。那马谡街亭败给谁?马谡为何会失街亭?孙子兵法中记载的空城计到底是因何而起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吧。
街亭是三国时期的军事重地,既是通往汉中的咽喉,也是西蜀军队后勤供应的必经之处,更是蜀国陇西地区的天然屏障。因此,蜀国和魏国都在极力争夺。
228年,魏国司马懿奉魏主曹睿的命令,率领二十万大军直奔祁山,此时,诸葛亮正在祁山驻兵,在大寨中听到司马懿即将攻来的消息,急忙召集将领议事。
诸葛亮和司马懿是老对手了,很清楚对方的战略布局,于是他问部下:“司马懿此来,必定先取街亭。街亭一失,粮道即断,陇西一境不得安宁,谁能引兵担此重任?”
话音刚落,参军马谡表示愿意领兵前往。刘备生前对诸葛亮说过,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不过在征讨南蛮、七擒孟获的时候,他出谋划策,颇有建树。诸葛亮心中有些疑虑和犹豫:“街亭虽小,但是关系到我军的安危利害。而且没有城郭险阻,把守非常不容易,一旦有闪失,我军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。”
马谡却不以为然:“我从小熟读各种兵书,区区一个街亭,我还能守不住吗?如果丞相觉得信不过我,我愿意在此立下军令状,假如有什么闪失的话,用全家的性命来作为担保!”
诸葛亮见马谡胸有成竹的样子,便让他写下军令状,拨给他二万五千名精兵去把守街亭。为了防止不测,又派了王平去做马谡的副手。马谡和王平引兵走后,诸葛亮还是不放心,派将军高翔带领一万兵到柳州守候,如街亭有失,可率兵增援。
来到街亭后,马谡和王平先到处察看地形。五路总口地处街亭要道,把守着街亭大门,王平建议在此处驻扎,但马谡却执意要在路口旁的一座小山上驻扎。王平说:“在五路总口扎寨,只要筑起城垣,魏军即使有十万人马也不能偷越;如果在山上安寨,魏军将山包围,怎么办?”马谡笑道:“兵法上说:居高临下,势如破竹,到时候管教他魏军片甲不存!”王平又劝道:“万一魏军断了山上水源,我军岂不是不战自乱?”马谡道:“兵法上说:置之死地而后生,魏军断我水源,我军死战,以一当十,不怕魏军不败!”王平见无法劝说马谡,只好无奈地率领五千人马在山的西边另择一处驻扎,与马谡的大寨成掎角之势,以便相互增援。
当司马懿率领大军来到街亭的时候,看到驻守大将居然是马谡,并且发现蜀军兵营驻扎在山上,不由得仰天大笑:“诸葛亮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呀,怎么能用马谡这样的庸才呢,真是老天助我呀。”他一面派大将率兵切断王平对马谡的增援,一面派重兵将小山团团围住,断绝了山上的水源,然后严阵以待。
蜀军在山上望见魏军漫山遍野,队伍整齐威严,心中就有些惶恐不安,马谡下令向山下发起攻击的时候,蜀军将士竟无人敢下山应战。不久,山上饮水全无,司马懿下令放火烧山,蜀军阵营一片大乱。马谡拼死杀开一条血路,向山的西边奔逃,幸好有王平、高翔以及前来增援的大将魏延的救助,才捡回一条性命。
街亭一失,魏军便长驱直入,诸葛亮来不及后撤,被困在一座小县城之中。为了保存实力,诸葛亮带领蜀军准备退守汉中。他一边指挥撤退,一边带领五千兵马前往附近的西城县搬运粮草,不过司马懿趁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县蜂拥而来。当时,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,所带领的五千军队,也有一半被派去运送粮草了,只剩一半守在城中。大敌当前,诸葛亮必须得有一个万全之策自保。
诸葛亮登上城楼观望一番后,便胸有成竹地传令将所有的旌旗都收起来,士兵原地不动,如果有私自外逃或者大声喧哗者,立即斩首。他又命令士兵把四个城门全部打开,每个城门之上派二十名士兵乔装成百姓模样,洒水打扫。他自己身披鹤氅,头戴纶巾,带着一张琴和两个小书童,到城楼上最高、最显眼的地方坐下,燃起一炷香,不慌不忙地弹起琴来。
司马懿的先头部队抵达城下,一见这种气势,不敢轻易进城,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。司马懿听到报告后,令三军停止前进,自己骑马前去观看。来到城下,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,笑容可掬地在焚香弹琴。身后,左面的书童手捧宝剑,右面的书童手持拂尘。城门上面,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旁若无人地低头洒扫。
司马懿越看心里疑惑越重,便命令部队掉头,后军充任前军,前军变成后军撤退。次子司马昭大惑不解,上前劝谏道:“也许是诸葛亮家中无兵,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,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?”司马懿分析道:“我对诸葛亮这个人太了解了,他一辈子谨小慎微,从来没有冒过险。现在城门大开,里面肯定有埋伏,我军如果进去,正好中了他们的计,还是快快撤退吧!”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,西城之危顺利被化解了
“空城计”后,诸葛亮率众退回了汉中。他依照军法挥泪将马谡斩首示众,并上表蜀后主刘禅,自行贬为右将军,以究自己用人不当之过。

以上内容来自ibooks《典藏中国•••图说孙子兵法》
扫描可看书的详细内容哦~
1469093671.png